|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 / 作者:杜牧 |
雪漲前溪水,啼聲已繞灘。
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
跡去夢一覺,年來事百般。
聞君亦多感,何處倚闌干。
|
|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解釋: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是杜牧的一首詩,描述了初春時節的感受,并寄托了詩人的思念之情。
詩中寫道:“雪漲前溪水,啼聲已繞灘。”描繪了初春融雪時溪水漲高,溪水發出的潺潺聲音已經圍繞在灘上。這一描寫反映了春天回暖、雪融水漲的景象,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詩的下一句,“梅衰未減態,春嫩不禁寒。”描述了梅花雖然有些凋謝,但仍然保留著幾分靈動的姿態,而春天的嫩綠卻無法抵擋初春的寒冷氣息。杜牧通過描寫梅花和春天的對比,表達了初春氛圍中既有瑕疵又有希望的矛盾情感。
接著,詩人寫道:“跡去夢一覺,年來事百般。”詩人提到了自己的過去和經歷,以此表示他在寄給邢員外的信中寄托了許多的思念和感慨。這里展示出了詩人寄托情感的主題。
最后兩句,“聞君亦多感,何處倚闌干。”詩人向邢員外抒發了自己所傾訴的情感,并問他,寄信的地方是否有倚在欄桿上的地方。這種詢問,表達了詩人對邢員外的思念之情和對傾訴的期待。
這首詩表現了初春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詩人的思緒的交織,給讀者帶來一種初春的清新和凄美的感覺。詩中的情感真摯,細膩,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抒發對友情的思念之情,詩人展示了他對生活和友誼的珍視和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