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 作者:杜牧 |
翠巖千尺倚溪斜,曾得嚴光作釣家。
越嶂遠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年花。
明時刀尺君須用,幽處田園我有涯。
一壑風煙陽羨里,解龜休去路非賒。
|
|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解釋:
中文譯文:
山峰翠綠高聳千尺,依偎在曲折的溪流旁。
曾經得到了謹慎的光明之人的指導,學會了釣魚的技巧。
越過山峰,遠離了交匯成“丁”字形的溪水,
直到臘月才能看見遲開的梅花,須待迎來二年的春天。
明朝時,您需要用刀尺來規劃事務,
而我在幽靜的田園間已經有了自己的界限。
在一個山峽風煙彌漫的地方,陽光照耀下,
您不必再動身去找尋解龜之路。
詩意:
這首詩是杜牧向邢群這位師長奉上的回詩。詩中開篇便寫到了高聳的翠巖和曲折的溪流,描繪出山水秀麗的景象。接著,詩人提到自己曾經受到了嚴光的教導,學會了釣魚的技巧,可見嚴光在詩人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隨后,詩人寫道越過山峰遠離了交匯成“丁”字形的溪水,抒發對師長的遠離之情。最后,詩人以陽光照耀下的山峽風煙為背景,表達了對邢群道路的祝福和希望他早日解決棘手問題的心愿。
賞析:
這首詩以豐富的意象形象地描繪了自然景物,將山川的壯麗與清幽巧妙地結合,在描寫中透露出作者內心深處對邢群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詩中描述了翠巖千尺倚溪斜、嚴光授釣技、離開丁字水、等待春花,通過鮮明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作者對師長的景仰。同時,詩中的陽光、風煙等景象象征著希望和成就。整首詩通過山水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達出對師長的贊頌和對未來的祝愿,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歲月的向往和對前途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