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 / 作者:岑參 |
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
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
昆侖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將送君,秦山遙望隴山云。
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
|
|
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解釋:
《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不聞胡笳聲最悲,
紫髯綠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猶未了,
愁殺樓蘭征戍兒。
涼秋八月蕭關道,
北風吹斷天山草。
昆侖山南月欲斜,
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將送君,
秦山遙望隴山云。
邊城夜夜多愁夢,
向月胡笳誰喜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悲涼的胡笳聲為主題,表達了對戰亂邊塞和邊塞士兵的關注和懷念之情。
首句“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描繪了胡笳的悲涼之音以及奏笳者的形象。胡笳是胡人吹奏的一種樂器,它的聲音往往帶有悲傷和哀怨的情緒。
接下來的句子“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表達了樓蘭地區作為邊塞的征戍兒童的悲慘遭遇。胡笳的聲音回蕩在遼闊的沙漠和邊塞之上,使這些征戍兒童倍感孤寂和愁苦。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邊塞的景象。“涼秋八月蕭關道,北風吹斷天山草。昆侖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涼秋的八月,寒風吹斷了天山的草,昆侖山南的月亮也漸漸西斜,胡人仰望著月亮吹奏胡笳。這些景象與胡笳的悲涼聲音相互呼應,增加了邊塞孤寂和凄涼的氛圍。
最后兩句“胡笳怨兮將送君,秦山遙望隴山云。邊城夜夜多愁夢,向月胡笳誰喜聞”,表達了詩人將胡笳的悲涼之音送給行將離去的使臣,并表達了對邊塞士兵的關切。邊城的夜晚充滿了愁苦的夢境,胡笳的聲音傳向夜空,但不知有誰會欣賞和理解其中的哀愁。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胡笳的悲涼聲音和邊塞的凄涼景象,表達了對邊塞戰士和他們的遭遇的關懷和思念。它以悲傷和孤寂的情感打動人心,展現了唐代邊塞生活的艱辛和悲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