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 / 作者:岑參 |
天山有雪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
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漢月照銀山,復逐胡風過鐵關。
交河城邊飛鳥絕,輪臺路上馬蹄滑。
晻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
將軍狐裘臥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
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
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
|
|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解釋: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是唐代詩人岑參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天山的雪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山的雪常年不融化,
千峰萬嶺上雪堆積高聳。
北風在夜晚卷起赤亭口,
一夜之間天山的雪更加厚重。
能夠同時照亮銀山的漢月,
也能隨胡風飄過鐵關。
交河城邊飛鳥已經消失不見,
輪臺路上馬蹄滑行困難。
烏云密布,寒氣凝結成萬里的霜霧,
闌干陰崖上千丈冰掛懸垂。
將軍穿著狐裘卻無法取暖,
都護手中的寶刀凍得幾乎斷裂。
正是天山下雪的時候,
我送你騎馬回京城。
在這雪中,我該如何向你道別呢?
只能以這青青松樹的枝葉獻上。
詩意和賞析:
《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以天山的雪景為背景,表達了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繪天山的雪景,如千峰萬嶺上堆積的雪和夜晚北風卷起的雪,展現了天山雪的壯麗景象。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與離別和友情相結合,表達了內心的情感。
詩中的北風、胡風和陰崖上的冰掛等描寫,凸顯了天山的惡劣環境和極寒的氣候。將軍和都護的形象,以及狐裘和寶刀的凍結,強調了這種嚴酷環境對人們的影響。這也增強了詩中的離別情緒和對友人安危的擔憂。
最后兩句“正是天山雪下時,送君走馬歸京師。雪中何以贈君別,惟有青青松樹枝。”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詩人面對離別之際,思考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最終選擇了用青青松樹枝作為贈別的禮物。這種選擇既寓意著堅貞不渝的情誼,也展示了大自然中生命的頑強和希望的象征。
整首詩以天山雪景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形象,傳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友情的真摯。同時,詩人通過對大自然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人與自然的關系。這首詩以其精湛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向讀者展示了唐代詩人的才華和對自然、人情的細膩觸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