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淙…貽友人 / 作者:岑參 |
昨夜云際宿,旦從西峰回。
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
諸峰皆青翠,秦嶺獨不開。
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
東南云開處,突兀獼猴臺。
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
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
北瞻長安道,日夕生塵埃。
若訪張仲蔚,衡門滿蒿萊。
|
|
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淙…貽友人解釋:
終南云際精舍尋法澄上人不遇歸高冠東潭石淙;
昨夜云際宿,旦從西峰回。
不見林中僧,微雨潭上來。
諸峰皆青翠,秦嶺獨不開。
石鼓有時鳴,秦王安在哉。
東南云開處,突兀獼猴臺。
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
噴壁四時雨,傍村終日雷。
北瞻長安道,日夕生塵埃。
若訪張仲蔚,衡門滿蒿萊。
中文譯文:
昨夜我在終南山云際的精舍過夜,早晨從山上下來。
卻沒有遇到法澄上人,只見微雨從潭中升起。
周圍的山峰都青翠欲滴,唯有秦嶺的山峰不開放。
石鼓有時會鳴響,問問秦王陛下現在在何處。
東南方的云彩散開時,突兀地出現了獼猴臺。
崖口懸掛著瀑布,半空中白雪皚皚。
四季都有噴壁的雨水,旁邊的村莊整日雷聲不斷。
向北望去是通往長安的道路,日夜都有塵埃揚起。
如果我去拜訪張仲蔚,他的船門上會滿是蒿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岑參在終南山的一次經歷。詩人在終南山上過夜,早晨下山時沒有遇到法澄上人,只見微雨從潭中升起,山峰蒼翠欲滴,唯有秦嶺的山峰沒有開放。詩中提到石鼓有時鳴響,表達了對歷史的思念和對秦王的追思。詩人繼續描寫了東南方的景色,包括突兀的獼猴臺、懸掛的瀑布和白皚皚的雪景。同時,描繪了噴壁的雨水和旁邊村莊的雷聲,給人一種自然的力量和生機。最后,詩人描述了北方的長安道路和塵埃揚起的景象,以及對張仲蔚的訪問。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歷史背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歷史的思考和追問。同時,描繪了山水之間的壯麗和景色的變幻,給人一種豪邁和清新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