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江淮名勝圖 / 作者:王昌齡 |
刻意吟云山,尤知隱淪妙。
遠公何為者,再詣臨海嶠。
而我高其風,披圖得遺照。
援毫無逃境,遂展千里眺。
淡掃荊門煙,明標赤城燒。
青蔥林間嶺,隱見淮海徼。
但指香爐頂,無聞白猿嘯。
沙門既云滅,獨往豈殊調。
感對懷拂衣,胡寧事漁釣。
安期始遺舄,千古謝榮耀。
投跡庶可齊,滄浪有孤棹。
|
|
觀江淮名勝圖解釋:
《觀江淮名勝圖》是唐代王昌齡的一首詩詞。詩人刻意吟詠云山,特別了解隱淪山的妙境。他再次來到臨海嶠,遠離風景不再,展開千里眺望。用淡淡的筆墨描繪出荊門煙霧和赤城燒的景象。山林間的嶺上綠意盎然,隱約可以看到淮海的樣子。然而當向著香爐頂指指點點時,卻無法聽到白猿的嘶叫聲。沙門的曠世名聲已經消失,而獨自一人前去是無人問津的。感慨之下,只有拂衣而去,從漁釣之地尋求安寧。原來安期舄留下了偉大的業績,千古感謝他的榮耀。詩人決定投身其中,以平凡之處做出一番偉業。即使在滄浪江上只有一只孤單的小船,他也決心要出發。
中文譯文:
刻意吟唱云山,
尤知隱淪的神奇。
再次來到臨海嶠,
遠公何為者。
我站在風高的地方,
展開圖畫得到一系列照片。
拿起毛筆,無法逃避塵世,
遂展開千里眺望。
淡淡的刷子擦去荊門的煙霧,
明亮的標志是赤城的火焰。
青蔥的嶺上有茂密的樹林,
隱約可以看到淮海的邊界。
但是當我指著香爐的頂端時,
聽不到白猿的嘶叫聲。
沙門的靈性已經消失,
獨自前往又有什么不同?
感到對方的拂袖,
胡寧省思漁釣的事情。
安期舄首次留下了精神,
千古感謝他的榮耀。
尋找下落好讓一切安靜,
滄浪江上有一只孤獨的小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