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十四兄見訪 / 作者:王昌齡 |
客來舒長簟,開閤延清風。
但有無弦琴,共君盡尊中。
晚來常讀易,頃者欲還嵩。
世事何須道,黃精且養蒙。
嵇康殊寡識,張翰獨知終。
忽憶鱸魚鲙,扁舟往江東。
|
|
趙十四兄見訪解釋:
《趙十四兄見訪》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作品,描寫了趙十四兄的來訪情景。這首詩意融洽,贊美了趙十四兄的品性和才情。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客人來了,舒展了長長的衾褥,
扇門開啟,延來了清新的風。
雖然沒有琴弦,
我們一同在宴中盡情享受。
晚上常常讀《易經》,
如今已欲返遠嵩山。
世事何必刻意談論,
還是先培養身體健康吧。
嵇康文學知識不多,
張翰卻明白人生終歸無常。
忽然想到了烤魚和鮭魚,
扁舟揚帆向東江去。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應接客人的情景,客人舒展了長長的床褥,開啟了門,讓清風吹進來。盡管沒有琴弦,但他們在一起共同享受宴會。晚上他們常常讀《易經》,但如今已打算回到嵩山。詩人認為世事無需過多討論,更重要的是養好身體。嵇康雖然學識不多,但張翰明白人生的終點是無常的。詩人忽然想起了烤魚和鮭魚,于是他們乘著小船向東江前進。
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的哲理。盡管客人來了,帶來了快樂和歡樂,但詩人并不將人生過于看重,認為世事無需刻意談論,更重要的是保持身體健康。詩人將嵇康和張翰相提并論,嵇康文學知識不多,而張翰則明白人生的無常。這種對人生的深思熟慮使詩歌更顯哲理和深遠的意義。最后詩人又回到平實的生活,想起了美食烤魚和鮭魚,以及乘船向東江的情景,展示了詩人生活情趣。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出人生的哲理和對自然的熱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