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陽峽 / 作者:杜甫 |
塞外苦厭山,南行道彌惡。
岡巒相經亙,云水氣參錯。
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面削。
溪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
仰看日車側,俯恐坤軸弱。
魑魅嘯有風,霜霰浩漠漠。
昨憶逾隴坂,高秋視吳岳。
東笑蓮華卑,北知崆峒薄。
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
突兀猶趁人,及茲嘆冥莫。
|
|
青陽峽解釋:
《青陽峽》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詩。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塞外的山巒使我感到疲倦厭惡,南行的路途更是艱難困苦。山巒起伏,云水交錯。山林峭立,天窄地陡。溪水經過五里石,奔騰怒吼著向我傾瀉而下。仰望日輪運行于車輻之間,俯觀地面恐怕坤軸將要折斷。惡鬼魑魅在風中嘶鳴,霜雪紛紛浩浩蕩蕩。昨天還追憶著逾越隴山的艱難,高秋時分眺望吳山。在東方笑話蓮花的卑微,北方的人才知道崆峒山的高峻和華美。超然獨立,壯觀雄奇,已經覺得非常寬廣遼闊。突兀的山石似乎還壓迫著人們,此刻心中感嘆黑暗而不可知。
詩意和賞析:
《青陽峽》描繪了旅途中壯麗的自然景色,展現了作者對險峻山川的厭倦與畏懼,以及對自然力量的崇敬和敬畏之情。詩中的"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面削"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山勢的險峻和峭拔。作者通過描繪溪水奔騰而下的場景以及天地之間的巨大壓力,表達了自然的威力和無窮的力量。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作者眺望吳山和崆峒山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險峻山川的羨慕和欽佩之情,并對人類的微小和無力感到嘆惋。整首詩以寫景的手法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展示了他對自然界的獨特感悟和深刻體驗,既有一種對自然景色的頌揚和謳歌,又透露出一種對生命的深層思考和人生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