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鏡寺 / 作者:杜甫 |
身危適他州,勉強終勞苦。
神傷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嬋娟碧鮮凈,蕭摵寒籜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復吐。
朱甍半光炯,戶牖粲可數。
拄策忘前期,出蘿已亭午。
冥冥子規叫,微徑不復取。
|
|
法鏡寺解釋:
《法鏡寺》是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講述了詩人在身體虛弱的情況下前往法鏡寺的經歷,感嘆自己身臨絕境、山行艱難,同時描繪了法鏡寺的景色。
詩人身體虛弱,卻勉強前往他處,承受了很大的勞苦。他內心感到痛苦,山行艱辛,到達崖寺時更加憂傷。崖寺清雅如碧玉,幽靜而古老。山上的水匯聚成涓涓細流,細雨從松林中飄揚而下。云霧散開,清晨初日漸漸顯露出來。屋檐的琉璃瓦半遮半掩,窗戶閃爍著明亮的光芒。詩人扶著拐杖,竟然忘記了自己以前曾經說過的話,已經步入了午后的亭臺。雖然前途渺茫,但他相信自己的內心會像黃鸝的鳴叫一樣,告訴自己何去何從,然而那條通向法鏡寺的小徑卻已經找不到了。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身危途窮,但仍然奮發前行的精神,同時通過描寫法鏡寺的婉約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與感慨。詩中的法鏡寺充滿了古樸和神秘感,與詩人內心的憂傷相呼應。詩人身臨絕境,但面對困境仍然堅定不移,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出路,盡管現實可能已經變得模糊不清。整首詩以詩人內心的痛苦和迷茫為基調,展現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自然美景的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