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步歸行 / 作者:杜甫 |
明公壯年值時危,經濟實藉英雄姿。
國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禍亂非公誰。
鳳翔千官且飽飯,衣馬不復能輕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妻子山中哭向天,須公櫪上追風驃。
|
|
徒步歸行解釋:
詩詞《徒步歸行》是唐代詩人杜甫所作。這首詩以杜甫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描繪了自己被貶官后的境況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明公壯年值時危,
經濟實藉英雄姿。
國之社稷今若是,
武定禍亂非公誰。
鳳翔千官且飽飯,
衣馬不復能輕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
白頭拾遺徒步歸。
人生交契無老少,
論交何必先同調。
妻子山中哭向天,
須公櫪上追風驃。
這首詩表達了杜甫對明公(可能指唐玄宗)被困于時局而感到擔憂。明公已經到了壯年,而當前的局勢非常危險。杜甫以經濟困窘來暗示明公的困境,并且稱明公有英雄般的姿態去應對這一局面。
詩中提到國家的社稷(皇室和國家命運)正如杜甫所說的這樣,他認為武定(指節度使和軍事力量)是消除禍亂的唯一方法,而這個責任落在明公身上。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明公的困境。在鳳翔(指官場)里,千名官員可以吃飽飯,而明公卻穿著破爛的衣服,沒有馬匹,生活變得艱難。青袍朝士(指士人和高級官員)中,杜甫認為最困難的應該是白頭(年事已高)的拾遺者,指的可能是杜甫自己。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徒步回家。
最后兩句表達了杜甫對人生交情的理解。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無需在意年齡差異,而是應該看看是否能夠互相信任。他的妻子在山上為他的安危而流淚,但他還是要追逐風馳電掣的驃馬(指追求理想和抱負)。
整首詩通過真實的境況和哲學的思考,描繪了杜甫自己困境下的生活,展示了他對時代的思考和對人性的理解。它也透露出杜甫對社會不公平的憤怒和對英雄精神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