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洛陽主人 / 作者:陳子昂 |
平生白云志,早愛赤松游。
事親恨未立,從宦此中州。
主人亦何問,旅客非悠悠。
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籌。
再取連城璧,三陟平津侯。
不然拂衣去,歸從海上鷗。
寧隨當代子,傾側且沉浮。
|
|
答洛陽主人解釋:
中文譯文:
回答洛陽的主人,我平日志向白云,早就喜歡赤松的游蕩。因為事情牽扯親情,我恨不能立刻回去,只能在這中州從政。主人又何必多問,旅客不過是過客罷了。我正計劃謁見明天子,清宴上獻籌謀。再去取得連城璧,三趟登上平津侯位。不然的話,我會拂袖離去,歸從海上的海鷗。寧可隨波逐流,傾倒且沉浮。
詩意:
這首詩以陳子昂對洛陽主人的回答為題材,表達了詩人的志向和生活態度。詩人自述自己的志向是志向白云,喜歡自由自在地漫游。然而,由于親情和事業的牽掛,他不得不長期在外地從政。詩中的主人并不理解他的心意,而他也不以為意,只想著如何更好地為國家效勞。他計劃去拜見明君,為他出謀劃策。他渴望取得連城璧,成為平津侯。如果不能實現這些目標,他寧愿隨波逐流,隨著海鷗漂泊。
賞析:
這首詩直接表達了陳子昂的志向和生活態度。詩人以平生志向和早期愛好為開端,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然而,現實的壓力使他不得不暫時放棄自己的理想,投身于從政。盡管他的志向與洛陽主人的思維方式不同,但他并不在意主人的不解和質疑。他想要為國家盡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決定拜見明君,為國家奉獻智慧。他的目標是取得連城璧,成為平津侯,這代表著一種榮耀和成就。如果他無法實現這些目標,他愿意像海鷗一樣自由自在地漂泊,隨波逐流。這表明了他的樂觀和豁達態度,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他都會積極面對,并從容接受。整首詩流露出詩人坦然面對人生變化和逆境的豁達態度,展示了他向往自由與追求身份地位的矛盾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