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張惠言 |
疏簾卷春曉,胡蝶忽飛來。
游絲飛絮無緒,亂點碧云釵。
腸斷江南春思,黏著天涯殘夢,剩有首重回。
銀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羅帷卷,明月入,似人開。
一尊屬月起舞,流影入誰懷?
迎得一鉤月到,送得三更月去,鶯燕不相猜。
但莫憑欄久,重露濕蒼苔。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疏簾卷春曉》是清代詩人張惠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疏簾卷春曉,胡蝶忽飛來。
清晨,輕薄的窗簾被推開,春天的曙光透過縫隙灑進房間,一只胡蝶突然飛來。
游絲飛絮無緒,亂點碧云釵。
飄動的絲線和漂浮的柳絮沒有規律可循,隨意點綴在碧藍的天空中,像是一支碧云釵。
腸斷江南春思,黏著天涯殘夢,剩有首重回。
心中的思念之情如刀割般痛苦,像是黏附在遙遠彼岸的殘缺夢境中,只剩下一首詩詞來表達。
銀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銀色的蒜花在深處閃爍,深深地印在記憶里,疏疏落落的影子隨意徘徊。
羅帷卷,明月入,似人開。
輕紗帷幕被卷起,明亮的月光灑進來,宛如一個人的微笑。
一尊屬月起舞,流影入誰懷?
一個人高舉著杯中的酒,舞動著屬于月光的舞蹈,流動的影子投入了誰的懷抱?
迎得一鉤月到,送得三更月去,鶯燕不相猜。
迎接了一輪彎月的到來,送走了三更時分的明月,黎明的鶯鳥和夜晚的燕子并不相互猜測。
但莫憑欄久,重露濕蒼苔。
然而不要長時間依靠欄桿,因為露水浸濕了蒼苔。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清晨的景色和人們心中的情感。作者運用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江南春天的思念、對夢境的留戀以及對月光的贊美。詩詞中的意象和意境相得益彰,給人一種閑適、迷離、憂傷的感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詩詞展現了作者對于自然、人情和美好時光的獨特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