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萸香慢 送雁 / 作者:屈大均 |
恨沙蓬,偏隨人轉,更憐霧柳難青。
問征鴻南向,幾時暖返龍庭。
正有無邊煙雪,與鮮飚千里,送度長城。
向并門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攜李卿。
秋聲,宿定還驚。
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斷續(xù),終夜傷情。
跨羊小兒爭射,恁能到,白蘋汀。
盡長天遍排人字,逆風飛去,毛羽隨處飄零,書寄未成。
|
|
紫萸香慢 送雁解釋: 《紫萸香慢送雁》是清代詩人屈大均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紫萸香慢送雁
恨沙蓬,偏隨人轉,更憐霧柳難青。
問征鴻南向,幾時暖返龍庭。
正有無邊煙雪,與鮮飚千里,送度長城。
向并門少待,白首牧羝人,正海上,手攜李卿。
秋聲,宿定還驚。愁里月,不分明。
又哀笳四起,衣砧斷續(xù),終夜傷情。
跨羊小兒爭射,恁能到,白蘋汀。
盡長天遍排人字,逆風飛去,毛羽隨處飄零,書寄未成。
譯文:
送雁
心中憾恨猶如沙蓬,隨著別人的轉移,更加憐愛霧中的柳樹難以重現(xiàn)青翠。
我問那北征的雁兒,何時能夠回到暖和的龍庭。
此刻正是茫茫煙雪之中,與鮮艷的烈風一同,送別長城。
向并門的地方稍等片刻,白發(fā)如雪的牧羊人啊,正在海上,手攜著李卿。
秋天的聲音,宿舍里依然驚擾不安。憂愁之中的月亮,已經(jīng)不再明亮。
悲傷的笛聲四起,衣砧聲斷續(xù),整夜傷感不斷。
跨著羊兒的小孩爭相射箭,怎能抵達那白色的蘋?。ㄖ高吶?。
縱然長天遍布人跡,逆風飛去的信函,毛羽隨處飄零,書信未能寄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邊塞送別北征雁兒的情景,表達了他對離別的思念和對邊塞生活的感慨。
詩人用“紫萸香慢”來開頭,形容離別時的惆悵和不舍。他感嘆自己像飄萍一樣隨波逐流,而那熟悉的柳樹卻無法再次變得青翠,映襯了他內(nèi)心的傷感。
詩中提到了“龍庭”,指的是皇帝的宮庭,詩人向北征的雁兒詢問何時能夠回到暖和的宮廷,表達了對歸鄉(xiāng)的期盼和對和平的祈望。
接下來,詩人描繪了邊塞的景象,煙雪飄渺,烈風千里,詩人將這壯麗的景色作為背景,表達了自己對北征雁兒的送別。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詩人在邊塞牧羊的情景,他在海邊與李卿相伴,感嘆秋天的聲音依然擾亂他的心緒,月亮不再明亮。悲傷的笛聲回蕩在夜空中,衣砧聲不斷,詩人的情緒愈發(fā)沉重。
最后幾句描述了邊塞少年們比賽射箭的場景,詩人對他們的能力和勇氣表示贊嘆,但他也明白他們很難到達那遙遠的邊塞地區(qū)。詩人感慨長天遍布人跡,但逆風飛去的書信無法寄達,毛羽隨處飄零,反映了邊塞的艱苦環(huán)境和溝通的困難。
整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邊塞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壯麗的自然景色和邊塞的生活場景,詩人展示了他對家鄉(xiāng)和和平的向往,以及對邊塞人民的敬佩和同情。這首詩詞充滿了深情和憂愁,展現(xiàn)了屈大均的才華和對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