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張司馬墓 / 作者:黃宗羲 |
草荒樹密路三叉,下馬來尋日色斜。
頑石嗚呼都作字,冬青憔悴未開花。
夜臺不敢留真姓,萍梗還來酹晚鴉。
牡礪灘頭當日客,茫然隔世數年華。
|
|
尋張司馬墓解釋: 《尋張司馬墓》是清代黃宗羲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荒樹密路三叉,
下馬來尋日色斜。
頑石嗚呼都作字,
冬青憔悴未開花。
夜臺不敢留真姓,
萍梗還來酹晚鴉。
牡礪灘頭當日客,
茫然隔世數年華。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尋找張司馬墓的場景。荒草叢生,樹木茂密,道路分叉。詩人下馬來追尋夕陽斜照的方向。頑石上刻滿了字跡,呼喚著過往的人們。冬青樹瘦弱憔悴,尚未開放花朵。夜晚的臺階上不敢停留,詩人化名萍梗,繼續向晚鴉敬酒。站在牡丹江灘頭,回憶當年作客的景象,猶如隔世般茫然,數年的華日已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荒涼而寂寥的墓地景象,展現了詩人對古人墓志銘的思考和追憶之情。首句以草荒和樹木的密布描繪了墓地的荒涼景象,同時又給讀者一種錯綜復雜的迷失感。第二句以下馬來尋日色斜,展示了詩人積極的行動,他在夕陽斜照的指引下尋找著墓地。第三句則以頑石上的字跡呼喚過往的人們,表達了對歷史和前人的敬仰之情。冬青憔悴未開花,暗示著墓地的荒涼和歲月的流轉。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在墓地中的行動,夜臺不敢停留,化名萍梗,向晚鴉敬酒,充滿了詩人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對逝者的緬懷。最后兩句以牡丹江灘頭當日客,茫然隔世數年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歲月的迷茫和對光陰流轉的感慨。整首詩詞以簡練的文字勾勒出了墓地的景象,抒發了詩人對歷史和時光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一種凄涼而深沉的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