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詩答之 / 作者:劉禹錫 |
故人博羅尉,遺我山姜花。
采從碧海上,來自謫仙家。
云濤潤孤根,陰火照晨葩。
靜搖扶桑日,艷對瀛洲霞。
世人愛芳辛,搴擷忘幽遐。
傳名入帝里,飛驛辭天涯。
王濟(jì)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盤多不識,綺席乃增華。
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
顧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
|
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詩答之解釋:
《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遺山姜花,以詩答之》是唐代劉禹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故人博羅尉,遺我山姜花。
采從碧海上,來自謫仙家。
云濤潤孤根,陰火照晨葩。
靜搖扶桑日,艷對瀛洲霞。
世人愛芳辛,搴擷忘幽遐。
傳名入帝里,飛驛辭天涯。
王濟(jì)本尚味,石崇方斗奢。
雕盤多不識,綺席乃增華。
驛馬損筋骨,貴人滋齒牙。
顧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寫給崔元受的回答。崔元受是一個官員,他自愿辭去官職并返回故鄉(xiāng)博羅。他離開時留下了一束山姜花給劉禹錫。劉禹錫通過這首詩表達(dá)了對崔元受的思念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崔元受的離去和送給劉禹錫的山姜花為起點,通過描繪山姜花的美麗和獨特,表達(dá)了詩人對崔元受的深情厚意。
首先,詩中提到采集山姜花的地點是碧海,暗示著這種花朵的珍貴和稀有。它來自謫仙家,說明這是一種超凡脫俗之物。
接著,詩人通過形象的描寫展現(xiàn)了山姜花的美麗。云濤滋潤著這孤獨的花根,陰火照亮了它清晨的花朵。扶桑日的輕輕搖動,使得山姜花的艷麗與瀛洲的霞光相輝映。
然后,詩人指出世人喜愛芳香的事物,卻忽視了這種幽香的來源。崔元受的離去被傳到了帝王那里,他的消息飛馳于驛站,離開了天涯邊際。
最后兩句是對社會風(fēng)氣的批評。王濟(jì)是唐朝宰相,他本應(yīng)負(fù)責(zé)檢察官員的奢侈浪費,然而石崇等人卻過度奢華而不被看重。雕盤和綺席是指這些奢侈的物品,詩人認(rèn)為這些東西是虛無的。
整首詩通過山姜花的意象,表達(dá)了作者對崔元受的思念和對社會現(xiàn)象的深思熟慮。劉禹錫以細(xì)膩的描寫和隱晦的比喻,展示了他對友誼和人情的真摯關(guān)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