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天寄洛下新詩,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懷也 / 作者:劉禹錫 |
松間風(fēng)未起,萬葉不自吟。
池上月未來,清輝同夕陰。
宮徵不獨運,塤篪自相尋。
一從別樂天,詩思日已沉。
吟君洛中作,精絕百煉金。
乃知孤鶴情,月露為知音。
微之從東來,威鳳鳴歸林。
羨君先相見,一豁平生心。
|
|
樂天寄洛下新詩,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懷也解釋:
《樂天寄洛下新詩,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懷也》是唐代劉禹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間風(fēng)未起,萬葉不自吟。
池上月未來,清輝同夕陰。
宮徵不獨運,塤篪自相尋。
一從別樂天,詩思日已沉。
吟君洛中作,精絕百煉金。
乃知孤鶴情,月露為知音。
微之從東來,威鳳鳴歸林。
羨君先相見,一豁平生心。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樂天在洛陽的心情。詩人站在松林中,風(fēng)還沒有吹起,樹葉也沒有自動吟唱。池塘上的月亮尚未升起,明亮的光芒與夜幕一同消失。音律中的宮徵音階沒有獨自運行,塤和篪互相尋覓。自從與樂天分別以來,詩思已經(jīng)沉寂。詩人吟詠的作品在洛陽廣為人知,是經(jīng)過精心打磨的黃金。詩人才明白孤獨的鶴有著相同的情感,只有月露才能理解它的心聲。微之從東方而來,威鳳鳴叫回歸林中。詩人羨慕微之能夠先與他相見,這一刻讓他心中的苦悶得到了解脫。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音律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詩中的松林、池塘、月亮等景物都暗示著靜謐、深沉的氛圍。詩人通過描述自然的靜謐與寂寥,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和思念之情。他與樂天分別后,詩思消退,但他的作品在洛陽廣為人知,是經(jīng)過精雕細琢之作。詩人感嘆自己與孤獨的鶴有著相同的情感,而唯有月露才能理解他的心聲。最后,詩人羨慕微之能夠先與他相見,這一刻讓他的內(nèi)心得到了釋放和舒展。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通過對自然景物的運用,將個人的內(nèi)心體驗與外在世界相結(jié)合,展現(xiàn)了唐代詩人獨特的感慨和情懷。這首詩詞通過抒發(fā)自己的心情,展示了劉禹錫深厚的才華和對詩歌藝術(shù)的熱愛,同時也傳達了對友誼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