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三首 / 作者:劉禹錫 |
五驅龍虎節,一入鳳凰池。
令尹自無喜,羊公人不疑。
天歸京兆日,葉下洞庭時。
湘水秋風至,凄涼吹素旗。
丹旐發江皋,人悲雁亦號。
湘南罷亥市,漢上改詞曹。
表墓雙碑立,尊名一字褒。
嘗聞平楚獄,為報里門高。
返葬三千里,荊衡達帝畿。
逢人即故吏,拜奠盡沾衣。
地得青烏相,賓驚白鶴飛。
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歸。
|
|
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三首解釋:
詩詞:《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三首》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五驅龍虎節,一入鳳凰池。
令尹自無喜,羊公人不疑。
天歸京兆日,葉下洞庭時。
湘水秋風至,凄涼吹素旗。
丹旐發江皋,人悲雁亦號。
湘南罷亥市,漢上改詞曹。
表墓雙碑立,尊名一字褒。
嘗聞平楚獄,為報里門高。
返葬三千里,荊衡達帝畿。
逢人即故吏,拜奠盡沾衣。
地得青烏相,賓驚白鶴飛。
五公碑尚在,今日亦同歸。
中文譯文:
《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三首》
五驅駕馭龍虎的儀式,一次進入鳳凰池。
令尹(官名)自己并不快樂,羊公(袁公)的人卻不懷疑。
天歸京兆的日子,葉子飄落在洞庭湖時。
湘水的秋風吹來,凄涼地吹動著白色的旗幟。
丹旐(紅色的旌旗)在江皋發出,人們悲傷,雁兒也哀鳴。
湘南廢除了亥市的制度,漢上改變了詞曹(詞官的職位)。
表墓上立著雙碑,崇敬地銘刻了一個字。
曾聽聞平定楚地的牢獄之苦,為了宣揚里門高尚。
遷葬回到三千里之外,荊衡地區接近帝國的邊界。
遇到的人都是過去的同僚,拜奠時衣服都沾濕了。
地方得到了青烏(吉祥的鳥)作為祥瑞,客人驚訝地看到白鶴飛翔。
五公(指袁公的五位兒子)的碑石依然存在,今天他們也同樣歸于塵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寫給袁公的挽歌,表達了對袁公的追思和敬意。袁公是河南觀察使、相國,他在生前為政清廉,受人敬仰。詩中描繪了一系列景象和事件,展現了袁公的高尚品德和對他的深切思念。
詩的開頭描述了袁公的喪禮,以五驅龍虎節和鳳凰池為象征,表達了對袁公的尊崇和悲痛之情。接著,詩人提到袁公在擔任令尹期間,自己并不快樂,但袁公的人民卻沒有懷疑他的能力和意圖。
詩中還描繪了一些地理景觀,如洞庭湖、江皋等,通過湘水的秋風和白色的旗幟,營造出凄涼的氛圍,增強了哀思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一些具體事件和情節,如亥市廢除、漢上改詞曹等,這些都是與袁公相關的事跡。詩人還描述了袁公的墓地,雙碑上銘刻著一個字,顯示了對袁公的崇敬之情。
詩的結尾部分表達了詩人對袁公的追思和敬仰。詩人追憶了袁公生前的功績和遭遇,描述了他的遷葬之路,以及人們對他的敬仰和懷念。最后提到袁公的五位兒子,他們的碑石依然存在,象征著他們和袁公一同歸于塵土。
整首詩通過描繪景物、敘述事件和表達感情,展現了對袁公的敬仰和懷念,表達了對袁公高尚品德和為人民做出的貢獻的贊美。詩中運用了凄涼的意象和悲痛的情感,通過具體細節的描寫,使詩人的感情更加真摯動人。這首詩以寥寥數語,表達了對袁公的深深思念和對他所代表的美好品質的頌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