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寓(三首) / 作者:徐有貞 |
阿閣何巍巍,高梁入穹蒼。
飛梯十二重,宛在天中央。
上當北辰星,下見列宿光。
清風流綺疏,祥云自飄揚。
我時臨其上,分明望四方。
山河遙郁盤,宇宙何茫茫。
威鳳去已遠,群鳶并翱翔。
緬懷軒轅氏,徙倚徒徬徨。
¤
|
|
感寓(三首)解釋: 《感寓(三首)》是明代徐有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阿閣何巍巍,高梁入穹蒼。
飛梯十二重,宛在天中央。
上當北辰星,下見列宿光。
清風流綺疏,祥云自飄揚。
我時臨其上,分明望四方。
山河遙郁盤,宇宙何茫茫。
威鳳去已遠,群鳶并翱翔。
緬懷軒轅氏,徙倚徒徬徨。
譯文:
阿閣何其巍峨,高梁入云霄。
飛梯共十二層,如在天空中央。
上望北辰星,下觀列宿之光。
清風輕拂彩霞,吉祥之云自飄揚。
我站在其上,明晰地望向四方。
山河蜿蜒綿延,宇宙無邊無際。
威風的鳳凰已遠去,群鳥自由翱翔。
懷念軒轅氏,徘徊無所依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臨高樓,俯瞰天地的壯麗景象,以及對古代英雄軒轅黃帝的緬懷之情。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高樓巍峨挺拔,仿佛稻田蔓延入云霄,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樓閣的壯麗和高聳入云的景象。
接著,詩中提到了飛梯十二層,位于天空的中央,上望可見北辰星,下看可見繁星閃爍。這里描繪了樓閣的高度和視野的開闊,使人感受到登高所帶來的廣闊視野和壯麗景觀。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清風拂過彩霞,吉祥的云自由飄蕩的景象。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增添了一種祥和、寧靜的氛圍。
作者站在高樓之巔,分明地望向四方,感嘆山河遙遠、宇宙浩瀚無垠。這表現了作者豁達的胸懷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古代英雄軒轅黃帝的懷念之情,以及作者在高樓之巔徘徊的寂寞與無所依托的心境。
整首詩以豪放的筆調和奇特的想象,表達了作者登高遠望的壯麗景象,以及對古代英雄的懷念之情,展示了徐有貞在詩歌中的豪情壯志和感慨人生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