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遷秩之后閑居寫懷 / 作者:徐有貞 |
生平謬擬作真儒,消得閑官只著書。
微火厝薪猶自若,一繩維木欲何如。
秋來忽動莼鱸興,夜夢時尋水竹居。
行止由天不由己,臨風空復賦歸歟。
|
|
遷秩之后閑居寫懷解釋: 詩詞:《遷秩之后閑居寫懷》
朝代:明代
作者:徐有貞
生平謬擬作真儒,
消得閑官只著書。
微火厝薪猶自若,
一繩維木欲何如。
秋來忽動莼鱸興,
夜夢時尋水竹居。
行止由天不由己,
臨風空復賦歸歟。
中文譯文:
生平虛構作真儒,
放下繁忙官職只專心寫書。
微小的火燃燒著柴薪,仍然自得其樂,
一根繩子系著木頭,又能如何。
秋天來臨時,突然興起想吃莼鱸,
夜晚夢里,時常尋找水邊的竹屋。
行動受天命支配,而非自主,
站在風中,空空地又寫下一篇歸隱之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徐有貞在遷居之后的閑適生活,并表達了他對隱居文人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作者自稱謬擬作真儒,意味著他認為自己只是在虛構成為真正的儒家學者,實際上他更專注于著書寫作,追求知識和學問。消得閑官,意味著放下繁忙的官職,專心致力于文學創作。
微火厝薪,一繩維木,形象地描述了作者隱居生活的質樸和簡單。微小的火和一根繩子系著的木頭象征著隱居者生活的樸素和自足,暗示了作者追求簡單而寧靜的生活方式。
秋來忽動莼鱸興,夜夢時尋水竹居,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留戀和向往。秋天的到來喚起了他對美食的渴望,夜晚夢中頻繁出現的水邊竹屋則象征著隱居者心靈的安寧和追求。
行止由天不由己,臨風空復賦歸歟,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感慨和無奈。行止受天命支配,臨風時無法自主,寫作也變得空虛而無所歸隱。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隱居生活和內心的思考,表達了對閑適自在的文人生活的向往,并對命運的束縛和自我實現的無奈進行了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