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 / 作者:劉禹錫 |
書信來天外,瓊瑤滿匣中。
衣冠南渡遠,旌節北門雄。
鶴唳華亭月,馬嘶榆塞風。
山川幾千里,惟有兩心同。
|
|
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解釋:
《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是劉禹錫寫給太原令狐相公的回信。詩人稱贊了太原令狐相公的才華和功績,并表達了自己的敬佩和贊美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書信來自天外,象牙盒中裝滿了珍貴的瓊瑤。身著文官禮服南渡遠方,旌旗在北門展示英勇。鶴鳴在華亭上的明月下,馬嘶在榆塞上的風中。山川遍布幾千里,只有我們兩個人的心是相同的。
這首詩被稱為「而立之年詩風」的代表作,表達了詩人對太原令狐相公的贊賞和崇敬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意象,表達了對令狐相公才華出眾、功績卓著的贊美。詩詞中的「書信來天外」表明令狐相公的來信是珍貴而特殊的,瓊瑤表示信中內容的精美和寶貴。詩中的南渡和北門象征著令狐相公從南方遷徙到北方,顯示出令狐相公的遠見和雄心。「鶴唳華亭月,馬嘶榆塞風」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令狐相公的贊美之情。最后一句「山川幾千里,惟有兩心同」則是表達了詩人和令狐相公之間的情誼和心意相通。
這首詩通過獨特的描寫手法和運用意象,展示了劉禹錫對太原令狐相公的贊美和敬佩。詩人以自然景物為背景,將令狐相公的才華和功績與山川自然相互映襯,表達了詩人與令狐相公之間的情感和情誼。整首詩格調高遠,寄托了詩人對友誼和情感的珍視和追求,展現了唐代文人的胸懷和情感表達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