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 / 作者:王鏊 |
災橫被十三州,百萬蒼生手撫柔。
憲府乍臨新邑洛,宣房已復舊河流。
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澗東來尚自周。
列郡分明望豐采,安危須共主分憂。
|
|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解釋: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是明代文學家王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災橫被十三州,
百萬蒼生手撫柔。
憲府乍臨新邑洛,
宣房已復舊河流。
衣冠南渡仍余宋,
瀍澗東來尚自周。
列郡分明望豐采,
安危須共主分憂。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鏊贈送給河南巡撫楊貫之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災難的關切,關注受災地區的百姓,以及對楊貫之作為巡撫的期望和信任。詩中還描繪了河南的地理和歷史背景,表達了對河南乃至整個國家的安危的關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表達。首句"災橫被十三州"表達了災難蔓延的嚴重程度,暗示了河南地區受到的災害之大。"百萬蒼生手撫柔"則表達了作者對受災百姓的同情和擔憂,希望能夠給予他們幫助和安撫。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河南地區的變化和歷史背景。"憲府乍臨新邑洛"指的是巡撫楊貫之來到新的行政中心,即洛陽,以擔任河南巡撫的職務。"宣房已復舊河流"則表達了洛陽的宣房已經修復,河流也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樣子,暗示著河南地區的重建和發展。
"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澗東來尚自周"這兩句描述了歷史的變遷。"衣冠南渡仍余宋"指的是南宋朝廷南渡時,部分文人士族留在北方,保留了宋代的傳統文化。"瀍澗東來尚自周"則指瀍澗河東流到河南,河南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最后兩句"列郡分明望豐采,安危須共主分憂"表達了對河南地區未來的期望和對巡撫楊貫之的期望。"列郡分明"指的是各個郡縣各自展現出獨特的風采和特色,而"安危須共主分憂"則表達了希望巡撫能夠與百姓共同分擔河南地區的安危,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災難地區的關切和對河南地區重建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巡撫楊貫之的信任和希望。這首詩詞充滿了情感和對歷史的思考,通過對地理和歷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心和關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