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睡起自遣 / 作者:沈周 |
檐前落葉擁高秋,謬使人推隱者流。
背有微暄念天子,手無漫刺瀆諸侯。
老知絲竹殊堪賴,遠為兒孫未免憂。
身后算應憂未了,且來拂壁畫丹丘。
|
|
睡起自遣解釋: 《睡起自遣》是明代文學家沈周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秋季的晨起時的心境和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檐前落葉擁高秋,
謬使人推隱者流。
背有微暄念天子,
手無漫刺瀆諸侯。
老知絲竹殊堪賴,
遠為兒孫未免憂。
身后算應憂未了,
且來拂壁畫丹丘。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秋天的景象作為開端,檐下的落葉在高秋時節擁擠在一起。接著,詩人表達了對自己身份的思考。他覺得自己的才華應該被推崇為隱士,而不是被誤用于政治事務。他背負著微溫的期望,希望能夠為天子效力,但手中卻沒有刺向那些無禮的諸侯的力量。作者感嘆自己年老了,對于兒孫的未來感到擔憂。盡管如此,他認為自己的憂慮還未結束,因此選擇了拂去壁上的紅色丹丘畫作。
賞析:
《睡起自遣》通過詩人的自省與思考,表達了明代士人在亂世中的無奈和迷茫。詩中的"落葉擁高秋"一句,以落葉象征人們的命運,凝練地描繪了秋天的寂寥和孤寂。作者將自己比作一片落葉,感嘆自己的才華被誤用,希望成為隱士而不是參與政治。他內心溫暖地期望著為天子效力,但卻無力干預諸侯的行為。這種自我安撫和無奈的心情在詩中得到了很好的表達。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兒孫未來的擔憂。他認為自己的憂慮還未消散,選擇了拂去壁上的紅色丹丘畫作,這可能意味著他要摒棄世俗的紛擾,專注于自己的修養和追求。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時局的無奈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體現了明代士人的風范和儒家倫理觀念。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秋日景象的描繪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追求。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明代士人在亂世中的矛盾心理,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