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慧則法師歸上都因呈廣宣上人 / 作者:劉禹錫 |
昨日東林看講時,都人象馬蹋琉璃。
雪山童子應前世,金粟如來是本師。
一錫言歸九城路,三衣曾拂萬年枝。
休公久別如相問,楚客逢秋心更悲。
|
|
送慧則法師歸上都因呈廣宣上人解釋:
詩詞《送慧則法師歸上都因呈廣宣上人》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昨日在東林聽法師講經時,城中的人們像馬一樣踐踏著美麗的琉璃。雪山上的童子是前世的化身,金粟如來則是本師。我送法師離去,他將穿越九個城市的道路,他曾經的三層衣服在萬年樹枝上飄動過。久別之后,我和休公相逢,彷佛是舊交重聚,但是我是個楚地的客人,逢著秋天,心情更加悲傷。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送別法師的作品。法師慧則離去回到上都,劉禹錫在詩中表達了對法師的思念和祝愿。詩人通過描繪都城人們踐踏琉璃的形象,暗示人們尊佛信教的失去和忽視。詩人將法師與雪山童子、金粟如來聯系起來,表現出法師的高尚品質和卓越境界。最后,詩人表達了與休公重逢的喜悅和與楚地客人的凄涼之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法師的場景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繪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詩中使用了對比手法,將人們踐踏琉璃與法師的高尚形象形成鮮明對照。通過對法師的描述和聯想,詩人給人以對法師的景仰和推崇之感。而最后的離別和凄涼之感則增加了整首詩的情感色彩,使讀者產生共鳴。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法師的贊美和思念之情,同時又以對比的手法展示出人們對佛教的忽視和遺忘。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將讀者帶入了法師離去的情景,給人以思考和反思。整首詩詞意境高遠,詩人在送別法師的同時,也表達了對佛教和信仰的熱愛和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