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 / 作者:劉禹錫 |
端州石硯人間重,贈我因知正草玄。
闕里廟堂空舊物,開方灶下豈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靜,彩翰搖風絳錦鮮。
此日傭工記名姓,因君數到墨池前。
|
|
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解釋:
《唐秀才贈端州紫石硯,以詩答之》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端州石硯人間重,
以詩答之,我因知正草玄。
闕里廟堂空舊物,
開方灶下豈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靜,
彩翰搖風絳錦鮮。
此日傭工記名姓,
因君數到墨池前。
詩意:
這塊端州的石硯重于人世間,我以詩作為回答,因為我知道你正品評著草書和玄學。宮闕里的廟堂空無一物,開方的灶下豈能自然生成。硯臺像玉蟾一樣吐出水來,霞光靜靜地閃爍,彩色的筆在風中搖曳,紅綢錦繡般鮮艷奪目。在這一天,傭工們記下了我和你的名字姓氏,因為你數著在墨池前的次數。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以詩作為回答,對唐代秀才贈送端州紫石硯的禮物表示感謝和贊美的作品。劉禹錫通過描繪石硯的重要性和獨特之處,表達了對贈禮的欣賞之情。他認為石硯是一件珍貴的物品,代表了文化的傳承和書寫的重要性。
詩中的"端州石硯人間重"一句,形象地表達了石硯的珍貴和重要性。"我因知正草玄"一句,則表達了作者對贈禮者的理解和贊賞,認為他正專注于草書和玄學的研究。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石硯的特點和美感。"闕里廟堂空舊物"指的是宮闕內的廟堂空無一物,突出了石硯的珍稀和獨特性。"開方灶下豈天然"意味著石硯并非自然生成,而需要經過人工開鑿。
"玉蜍吐水霞光靜"一句形象地描繪了石硯水池中玉蟾吐水的景象,"彩翰搖風絳錦鮮"一句則形容了使用彩色的毛筆書寫時的美麗景象。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和贈禮者的名字姓氏被傭工記下的場景,突出了詩人與贈禮者的交流和贊賞。
整首詩通過對石硯的描繪和對贈禮者的贊美,展示了作者對文化和書寫的重視,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的思考。同時,詩中的意象描繪和對色彩的運用,使得整首詩具有生動的藝術感和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