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王中丞(八首選二) / 作者:李攀龍 |
其 一
司馬臺前列柏高,風云猶自夾旌旄。
屬鏤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萬里濤。
其 二
幕府高臨碣石開,薊門丹旒重徘徊。
沙場入夜多風雨,人見親提鐵騎來!
|
|
挽王中丞(八首選二)解釋: 詩詞《挽王中丞(八首選二)》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詩詞中文譯文:
1.司馬臺前列柏高,風云猶自夾旌旄。
屬鏤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萬里濤。
2.幕府高臨碣石開,薊門丹旒重徘徊。
沙場入夜多風雨,人見親提鐵騎來!
詩意:
這首詩以挽聯的形式,向明代宰相王中丞表達哀悼之情。詩人通過描繪景物和鐵騎來形容王中丞的武功和英勇。
詩意分析:
1.第一首詩中,司馬臺、列柏和旌旄象征著王中丞的崇高地位和榮譽。然而,屬鏤并非君王之意,莫要像翻滾的大海一樣擾亂了王中丞的心境。這里可能暗指王中丞未能得到君王的賞識和重用,使得他內心猶如翻滾的大海般的不安。
2.第二首詩中,幕府高懸碣石上,薊門即將開啟,代指王中丞即將出征沙場。然而夜晚到來時總是伴隨著風雨,預示著沙場的廝殺激烈。人們親眼目睹鐵騎的進發,暗示王中丞領導的軍隊將要踏上戰斗之路。
賞析:
這首詩以雄渾的語言和景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王中丞的欽佩和哀悼之情。通過巧妙運用景物象征的手法,詩人將王中丞的英勇和武功表達得淋漓盡致。同時,詩人也傳遞出君王不重用王中丞的不滿和遺憾。整首詩語氣凝重,給人以深思之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