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夜謝山人同李明府見過得宵字 / 作者:李攀龍 |
客有山中約,人來江上遙。
張燈傳彩筆,換酒出金貂。
貧病看交好,文章慰寂寥。
天涯還此會,留醉駐春宵。
|
|
十五夜謝山人同李明府見過得宵字解釋: 《十五夜謝山人同李明府見過得宵字》是明代李攀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客人在山中有約,人們在江邊遙望。
亮起蠟燭遞上彩筆,交換美酒和金貂。
盡管我貧病困擾,但交友依舊愉快。
我的文章能慰藉寂寥,讓人感到溫暖和安慰。
盡管我們分處天涯,但在此相聚很難得。
讓我們盡情留連,沉醉在這春夜宴會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山人和李明府一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十五夜晚。詩中展示了友誼、文學和宴會的場景。客人在山中與江邊的人相約,在美酒和金貂的陪伴下,他們展開了交流,分享彼此的詩文作品,以慰藉彼此的寂寥之感。盡管作者貧困和疾病困擾著他,但他仍然能夠欣賞到友誼和文學帶來的快樂。盡管他們分處天涯,但這次相聚對他們來說是珍貴的,他們決定留連在這美好的春夜宴會中,盡情享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友誼和文學相聚的場景,展示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詩中通過交換彩筆、酒和金貂等象征物,表達了彼此之間的深厚友誼和互相慰藉的情感。盡管作者自身貧困疾病,但他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慰藉自己的寂寥之感。整首詩以輕松愉快的語調展示了友誼和文學的美好,同時也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珍惜和對難得相聚的渴望。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的情景和抒發作者的感慨,展現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對快樂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