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二十首) / 作者:袁凱 |
楚人好魚目,越人薦明珠。
一日三至門,主人行徐徐。
相見才一言,薄送下前除。
洛陽蘇季子,黃金滿后車。
鄒軻誦堯舜,白首走道途。
¤
|
|
古意(二十首)解釋: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楚人喜歡魚的美麗,越人推薦明亮的珠寶。每天來到門前三次,主人慢慢地行走。初次相見只有一言,送別時心意淡薄。洛陽的蘇季子,黃金裝滿了車廂。鄒軻吟詠堯舜,白發踏上行路之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古人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對友誼的珍視。詩中通過楚人喜歡魚、越人推薦珠寶的描寫,展示了古代人們對美的追求和對珍寶的喜愛。每天主人悠閑地來到門前三次,表達了一種寧靜、從容的生活態度。
在初次相見時,雙方只有一言之交,送別時的心意也顯得淡薄。這種淡然的態度揭示了古人對人際關系的看法,注重的是真誠和實際行動,而非言辭虛浮。洛陽的蘇季子裝滿黃金的車廂,可能寓意著富貴和榮耀,但作者并未表達對這種物質財富的崇拜,而是轉向了鄒軻吟詠堯舜的景象。
最后兩句描繪了鄒軻白發蒼蒼的形象,他白首走上道路,可能是指他追求圣賢之道,不圖名利,追求真理和道義。這種對高尚品質的追求與前文的黃金車廂形成了對比,凸顯了作者對道德和精神追求的重視。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對真誠友誼的珍視以及對道德追求的思考。袁凱通過對物質和精神層面的對比,表達了對內在價值的追求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