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二十首) / 作者:袁凱 |
蓐食出門去,慘慘踐嚴霜。
問子將何之,千里赴洛陽。
洛陽有劇孟,任俠世稱強。
我愿從之游,氣勢相頡頏。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長各有禮,講誦麋鹿常中心忽愛慕,與彼遂相忘。
¤
|
|
古意(二十首)解釋: 詩詞:《古意(二十首)》
蓐食出門去,
慘慘踐嚴霜。
問子將何之,
千里赴洛陽。
洛陽有劇孟,
任俠世稱強。
我愿從之游,
氣勢相頡頏。
路逢二三子,
被服儒衣裳。
少長各有禮,
講誦麋鹿常。
心忽愛慕,
與彼遂相忘。
中文譯文:
從床上起來,
慘淡地踏著嚴寒的霜。
我問你將去何處,
千里奔赴洛陽。
洛陽有著名劇孟,
被尊為俠義的代名詞。
我愿意與他們同游,
共同展現威風。
在旅途中遇到了幾位年輕人,
身穿儒雅的衣袍。
無論年幼還是年長,都有著自己的儀態,
講授著詩書,常常提及麋鹿。
我的心忽然產生了愛慕之情,
與他們漸漸淡忘了自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人離開家鄉,奔赴洛陽的旅途。詩人描述了他在路上遇到了一群儒雅而有修養的年輕人,他們展現出自己的禮儀和學識,講授著文化知識,引起了詩人的愛慕之情。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洛陽文化的向往和對知識修養的追求。
詩中的"劇孟"指的是劇中的孟嘗君,他被視為俠義的代表人物,具有崇高的品德和豪邁的氣概。詩人渴望與這樣的人一同游歷洛陽,以期獲得相似的風采和魅力。
通過描繪旅途中遇到的年輕人,詩人表達了對優秀的儒雅文化的向往,以及對知識和修養的追求。詩人的心情在接觸到這些年輕人后發生了變化,他們的學識和禮儀給予了詩人啟示,使他產生了對他們的愛慕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對洛陽文化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知識和修養的追求的渴望。詩人通過描繪旅途中的人物和心境變化,傳達了他對優秀文化的敬仰和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