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二十首) / 作者:袁凱 |
團團明月珠,墮此濁水中。
光彩雖未泯,淪沒豈有窮。
拔山固神力,舉鼎亦無雙。
徒有千尋綆,挽之竟何從。
顏生不遠復,斯為蓋世雄。
¤
|
|
古意(二十首)解釋: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凱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明亮的月亮如同一顆珠子,墜入了這污濁的水中。
雖然光彩尚未消失,卻已經陷入了無盡的沉淪。
攀登高山需要堅定的意志和強大的力量,舉起巨鼎更是無人可敵。
但縱然擁有千萬根繩索,也無法把月亮拽回來。
英勇的顏生已然不在,這才是真正的世間英雄。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悲壯的情懷。詩人通過描繪明亮的月亮墜入污濁的水中,抒發了對美好事物沉淪的遺憾。雖然月亮的光輝尚未消失,但已經沉沒在渾濁的環境之中,暗示著美好的事物常常受到污濁世界的侵蝕。詩人進一步表達了對英雄顏生的懷念,他曾經擁有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但如今已經離去,給人留下了無盡的思考和懷念。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明代袁凱獨特的詩人才華。通過對月亮墜入污濁水中的描述,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美好事物淪陷的遺憾和憂傷。詩中的明亮月亮和渾濁水體形成鮮明對比,寓意著美好與丑陋、純潔與污濁之間的對立。詩人提到攀登高山和舉起巨鼎,展示了英雄的壯舉,但卻無法拽回失去的美好,突出了美好事物的脆弱和無法挽回的遺憾。最后,詩人以顏生的離去來襯托自己的情感,突出了他對英雄的懷念和對英雄氣概的贊頌。
整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表達方式,傳遞了詩人對美好事物淪陷和英雄離去的思考與感慨,展現了袁凱深邃的詩性和對人生哲理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