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意(二十首) / 作者:袁凱 |
白日生東海,倏忽墮崦嵫。
皓月方滿盈,斯須亦已虧。
淮陰有奇功,赫赫在一時。
焉知束縛去,還為兒女欺。
天道每如此,人事安足悲。
獨羨鴟夷子,輕舟去江湄。
¤
|
|
古意(二十首)解釋: 《古意(二十首)》是明代袁凱所作的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日生東海,倏忽墮崦嵫。
皓月方滿盈,斯須亦已虧。
白日從東海升起,轉眼間已經落入崦嵫山(指西方的山嶺)。皓月剛剛圓滿,稍縱即逝。
淮陰有奇功,赫赫在一時。
焉知束縛去,還為兒女欺。
淮陰(指地名)有一個出色的人才,他的成就在一時之間廣為人知。然而,誰能預料到束縛會消失,自由會被剝奪,成為他的兒女欺凌的對象呢?
天道每如此,人事安足悲。
獨羨鴟夷子,輕舟去江湄。
天道常常如此,人世間的事情何必如此悲哀呢?我只羨慕那位鴟夷子(鴟夷是指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代表著自由和無拘束),他搭乘輕舟去江湄(指遠行)。
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自由的向往和對束縛的不滿,作者以自然景物和個人命運的對比來傳達這種情感。白日和皓月的光景轉瞬即逝,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而淮陰的奇功和被欺凌的命運則反映了現實社會中的不公和束縛。作者通過羨慕那位自由自在的鴟夷子,表達了自己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對束縛的不甘。整首詩詞流露出一種對人生命運和社會現象的深思和感慨,展示了作者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