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 / 作者:劉禹錫 |
章句慚非第一流,世間才子昔陪游。
吳宮已嘆芙蓉死,邊月空悲蘆管秋。
任向洛陽稱傲吏,苦教河上領諸侯。
石渠甘對圖書老,關外楊公安穩不。
|
|
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解釋:
《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章句慚非第一流,
世間才子昔陪游。
吳宮已嘆芙蓉死,
邊月空悲蘆管秋。
任向洛陽稱傲吏,
苦教河上領諸侯。
石渠甘對圖書老,
關外楊公安穩不。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給楊少尹的一首贈詩。詩中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文學才華平凡的自嘲,感嘆世間的才子們曾經一起游玩,如今已各奔東西。他提到吳宮,指的是古代傳說中的壽春吳王宮殿,以此表達了對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詩人還用邊月和蘆管秋來象征邊塞的凄涼和孤寂。接下來,詩人提到自己作為一個官員,雖然在洛陽任職,但卻不得志,受盡了委屈,還要去河上治理各個諸侯國,表示自己的辛苦和不易。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楊少尹的贊賞和祝福,稱他在石渠(指石渠閣,意為圖書館)中對待老人和書籍非常恭敬,而且在關外擔任重要職位,安定有序。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達了劉禹錫對自己文學才華的不滿和無奈之情。他雖然在官場有所斬獲,但對自己的才華卻不滿足,認為自己只是平凡之輩,與那些才子們相比顯得黯然失色。他以吳宮嘆息芙蓉的死和邊月悲傷蘆管秋的形象,將自己內心的憂傷和落寞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人在表達自己的不滿時,同時也表達了對楊少尹的贊賞和祝福,以此來凸顯自己的低調和真誠。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寄托了他對理想和追求的不懈追求,展示了他對人生境遇的獨特體察力和對人情世故的頗為深刻的認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