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 作者:劉禹錫 |
北都留守將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聞驚朔雁,旌旗曉動拂參星。
孔璋舊檄家家有,叔度新歌處處聽。
夷落遙知真漢相,爭來屈膝看儀刑。
|
|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解釋: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是唐代文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都留守將天兵,
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聞驚朔雁,
旌旗曉動拂參星。
孔璋舊檄家家有,
叔度新歌處處聽。
夷落遙知真漢相,
爭來屈膝看儀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令狐相公從天平轉任太原的場景,表達了他對令狐相公的贊美和祝賀之情。令狐相公是北都留守,他統領天兵,每天穿梭于香街之中,宿衛禁城。夜晚,鼙鼓聲傳來,驚起了南方遷徙的雁群;清晨,旌旗搖曳,拂動了參星。孔璋的舊檄文家家有人在傳頌,而叔度的新歌也在各處傳唱。即使遠在邊疆,他也知道令狐相公是一位真正的賢臣,競相前來屈膝觀看他的儀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令狐相公的才干和聲望,展示了他在北都留守的威嚴和權威。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如鼙鼓聲、旌旗曉動,將讀者帶入了夜晚和清晨的景象,增強了詩詞的真實感。通過提到孔璋的舊檄和叔度的新歌,詩人表達了對令狐相公的敬佩和稱贊,顯示了他在民間的聲望和影響力。最后兩句表達了遠在邊疆的人們對令狐相公的了解和仰慕,他們紛紛前來觀看他的儀刑,以此表達對他的崇敬和欽佩。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令狐相公的形象和聲望,展示了他在北都留守的威嚴和敬仰。同時,通過對令狐相公的贊美,詩人也抒發了自己對他的敬佩之情。整首詩意蘊含深遠,賦予了令狐相公的形象以歷史的厚重感,展示了唐代士人對賢臣的推崇和對政治權力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