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實夫韻 / 作者:王守仁 |
詩從雪后吟偏好,酒向山中味轉佳。
巖瀑隨風雜鐘磬,水花如雨落袈裟。
|
|
用實夫韻解釋: 詩詞:《用實夫韻》
雪后吟偏好,
山中味轉佳。
巖瀑隨風雜鐘磬,
水花如雨落袈裟。
中文譯文:
在雪后吟詠最為喜愛,
山中的味道變得更加美妙。
巖瀑隨風奏起鐘磬的聲音,
水花像雨滴落在袈裟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王守仁創作的作品。詩人通過描繪雪后的景色,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喜愛和對山水之間微妙變化的感悟。
第一句"雪后吟偏好",表達了詩人對雪后景色的鐘愛。雪后的景色常常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也有利于詩人的創作和思考。詩人借此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并通過吟詠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二句"山中味轉佳",詩人通過山中的味道來表現大自然的美好變化。山中的氣息往往比其他地方更加純凈,空氣中彌漫著山林花草的香氣,這種味道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感覺。詩人通過這句表達了對山中風景和氣息的贊美。
第三句"巖瀑隨風雜鐘磬",通過描繪巖石上瀑布的聲音,詩人展現了山中的寧靜和神秘。瀑布的聲音隨著風的吹拂,像鐘磬的聲音一樣回響在山谷中,給人一種莊嚴而寧靜的感覺。這種聲音使人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
最后一句"水花如雨落袈裟",通過描繪水花落在袈裟上的景象,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中細微之美的觀察。水花如雨滴般飛濺,輕柔地觸碰到袈裟上,給人以美好的感覺。這種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細致的觀察力。
整首詩詞以雪后山水為背景,通過描繪各種細膩的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妙變化的感受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與神秘,以及自然景色所帶來的美好情感。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守仁作為文人墨客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