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潘給事 / 作者:王守仁 |
五月滄浪濯足歸,正堪荷葉制初衣。
甲非乙是君休問,酉水辰山志未違。
沙鳥不須疑雀舫,江云先為掃魚磯。
武陵溪壑猶深僻,莫更移家入翠微。
|
|
贈潘給事解釋: 《贈潘給事》是明代文學家王守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月時節,我洗滌了滄浪江的水,踏著清涼的河水回家。
正合適,我用荷葉制作了初衣。
你問我是甲還是乙,我告訴你不要問,這與你無關。
我志在酉水和辰山之間的地方,我對此從未違背過。
沙鳥不必懷疑我的船是雀舫,江云早已為我掃清了釣魚磯。
武陵溪谷依然幽深僻靜,不要再搬家進入那翠微的地方。
詩意:
《贈潘給事》描繪了詩人在五月時節歸家的情景,并表達了對自然景物和自身境遇的思考。詩人通過贊美自然的美麗與純凈,表達了對自由自在生活態度的追求,并對社會繁瑣的事務和名利之爭的冷漠作出了回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五月歸家的情景。詩中的滄浪江、荷葉、酉水、辰山等自然景物,以及沙鳥、江云、武陵溪壑等生動的描寫,使整首詩具有鮮明的意象感。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喜愛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在繁雜的社會中追求自由、追求心靈凈化的意愿。
詩中的"甲非乙是君休問"表達了詩人對功名利祿的冷漠態度,他并不關心名利與地位的差異,而注重自己的內心追求。"酉水辰山志未違"表明詩人對自己的追求從未改變過,他始終秉持著內心的志向和原則。
最后兩句"武陵溪壑猶深僻,莫更移家入翠微"則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然環境的向往,警示人們不要追逐功名利祿而遠離心靈的凈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的贊美和追求自由、追求內心凈化的態度,同時也批判了社會的浮躁和功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