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令狐相公初歸京國賦詩言懷 / 作者:劉禹錫 |
凌云羽翮掞天才,揚歷中樞與外臺。
相印昔辭東閣去,將星還拱北辰來。
殿庭捧日彯纓入,閣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適,吟詩釀酒待花開。
|
|
和令狐相公初歸京國賦詩言懷解釋:
《和令狐相公初歸京國賦詩言懷》是唐代劉禹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凌云羽翮掞天才,
揚歷中樞與外臺。
相印昔辭東閣去,
將星還拱北辰來。
殿庭捧日彯纓入,
閣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適,
吟詩釀酒待花開。
詩意:
這首詩詞是劉禹錫為了慶賀令狐相公返回京都而創(chuàng)作的。詩中表達了對令狐相公杰出才華的贊美和對其歸來的歡迎之情。詩人形容令狐相公猶如凌云之羽翮,飛越天際,揚名于朝廷和外臺(指朝政和外交)。他曾辭別東閣(指離開朝廷)去往他國,如今將星(指令狐相公)已經(jīng)返回并向北辰(指北方星宿)致敬。他進入殿庭,袍帶高懸,彷佛捧著太陽,然后走過閣道,眺望遠山,腳步如履曳影。詩人稱頌令狐相公不言功勞,心態(tài)自在,吟詩作酒,等待花開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華麗的辭藻和雄渾的氣勢,表達了對令狐相公的崇敬和歡迎之情。通過描繪令狐相公的卓越才華和官場經(jīng)歷,詩人展現(xiàn)了他的英雄氣概和政治抱負。令狐相公被贊美為羽翮掞天才,意味著他具備超凡的才干和卓越的能力,能夠在政治舞臺上翱翔。他辭別東閣去他國,既表現(xiàn)了他的遠行志向,也凸顯了他的胸懷和膽識。而將星還拱北辰來的描寫,則彰顯了他在歸來后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榮譽。詩人通過夸張的描繪手法,將令狐相公塑造成一個政治家和文人的典范。
詩中的殿庭、閣道、山和花等景物,通過與令狐相公的行動相結(jié)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shù)效果。殿庭捧日彯纓入,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令狐相公的威儀和風采。閣道看山曳履回,通過描繪令狐相公在閣道上行走的情景,營造了一種恬靜而優(yōu)雅的氛圍。詩人以優(yōu)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為讀者勾勒出了一幅宏大而細膩的畫面。
整首詩詞以令狐相公為主題,通過對他的贊美和祝福,寄托了詩人對令狐相公的敬佩和期待。同時,它也抒發(fā)了詩人對仕途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鼓勵人們在追求功名利祿的同時,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和自在,用詩詞和美酒來享受生活的美好。這首詩詞展示了劉禹錫對令狐相公的贊美和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的向往,同時也寄托了他對理想境界和人生追求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詞以崇高的詩意和華麗的描寫,塑造了一個政治家和文人的形象,表達了對人才和自由的歌頌,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