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 / 作者:楊維楨 |
董桌劫慈明,次以及伯喈。
子龍獨何人,談笑卻啀啀。
高視梁碭上,片云卷而懷。
古來高世士,塵埃豈能埋。
|
|
覽古四十二首 其十七解釋: 《覽古四十二首其十七》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董桌劫慈明,
次以及伯喈。
子龍獨何人,
談笑卻啀啀。
高視梁碭上,
片云卷而懷。
古來高世士,
塵埃豈能埋。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古風的形式,描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和景物。詩人提到了董桌、慈明、次以及伯喈等名字,這些名字與歷史上的人物有關,暗示了詩人對歷史和古代文化的關注。詩中還提到了一個人名為子龍的人物,他似乎是一個有趣而幽默的人,能夠輕松地與他人交談。詩人還描述了自己高視著梁碭山上的景色,心懷著一片云卷而來的情思。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古代有才德的人物的敬佩,認為他們的名望不會被塵埃所掩埋。
賞析:
這首詩詞采用了古風的形式,運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典故和修辭手法。通過提及歷史人物和地名,詩人營造出一種古代的氛圍,使詩詞充滿了歷史的厚重感。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子龍的談笑與自己的沉思形成鮮明的對照。詩中的片云和塵埃這兩個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高世士的崇敬之情。塵埃被視為世俗的浮塵,而高世士的名望則高懸在塵埃之上,永不被埋沒。整首詩詞通過對歷史和文化的回憶,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英才的景仰和思考,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現實世界的沉思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