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母愛 / 作者:楊維楨 |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柜書。
|
|
慈母愛解釋: 《慈母愛》是元代楊維楨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母親的愛,如慈悲般滋養著幼小的雛鳥,趙家光義是皇太子。他的威嚴如龍行虎步,傲視群雄;他的權勢如狗追隨鷹般日漸升高。母親的膝下豈會沒有一個六尺高的孤立兒子?阿昭和阿美并非嬰兒般無知無能。夜晚,宮闈寂靜,燈光昏暗,大雪紛飛中漏下了四更的鐘聲。百官們不再持著董狐的筆,孤兒和寡婦的丈夫又在何處呼喊?哎呀,床前刻著銀柱斧,災難在韓王的金柜書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母愛和家庭的描繪,折射出了社會動蕩和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詩人借用了趙家光義的形象,表達了母愛的偉大和深沉。母親像是養育幼鳥的慈悲,趙家光義則是家庭的希望,象征著權力與威嚴。詩中的龍行虎步和狗趨鷹附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趙家光義權勢的崛起。詩人也提到了母親膝下的孤立兒子,阿昭和阿美的形象,強調了孤兒和寡婦的艱難處境。夜晚的宮闈寂靜,大雪紛飛,給人一種冷寂的感覺。最后,詩人運用了床前刻著銀柱斧和韓王的金柜書的意象,暗示著災難的降臨和權力的腐敗。整首詩以家庭為紐帶,反映了社會動蕩對家庭的沖擊和母愛的偉大力量。
這首詩詞通過對家庭和權力的對比描寫,表達了對母愛的贊美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詩人運用比喻、象征和意象等修辭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人世間的喜怒哀樂和人性的復雜。這首詩詞在形式上簡潔明快,語言凝練,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