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覽古四十二首 其七 / 作者:楊維楨 |
齊相善求治,議論人人殊。
蓋公本黃老,一語蓋有余。
諸儒不足聽,醉吏自足呼。
醉吏獄不擾,諸儒多訴狙。
|
|
覽古四十二首 其七解釋: 《覽古四十二首其七》是元代楊維楨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齊相相好求治之道,議論紛紛各不同。
蓋公本好黃老學,一句話已經足夠。
眾儒的言論不值得傾聽,醉酒的官員自得其樂。
醉酒的官員不為案件所擾,眾儒多因猿狙而發(fā)牢騷。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治理之道和學術之爭。詩人以齊國的相(宰相)為例,指出了人們對治理之道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其中,蓋公(可能是指宰相蓋聚)崇尚黃老學派的思想,他一句話就能道出道理。相比之下,眾多的儒家學者的言論并不值得一聽。詩人接著描述了酒醉的官員,他們自得其樂,不受案件的困擾。而眾多的儒家學者卻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而抱怨不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當時社會現(xiàn)象的描繪,反映了不同學派之間的斗爭和觀念的差異。詩中的蓋公代表了黃老學派的智慧和洞察力,他一句話就能點破問題的本質。相比之下,眾多的儒家學者顯得淺薄和無足輕重。詩人通過描述醉酒的官員與眾多的儒家學者的對比,表達了對傳統(tǒng)學術的一種懷疑和批評態(tài)度。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中不同學派的觀點和學術爭議。詩人以醉酒的官員與眾多的儒家學者作對比,突出了黃老學派的思想價值。這首詩詞既有批評的一面,也有對黃老學派的贊美,展現(xiàn)了楊維楨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