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離春 / 作者:楊維楨 |
鐘離春,白頭深目凹鼻唇,皮膚若煙面如塵。
手有五色之彩線,為君補袞成天文。
漸臺之君荒且忮,明朝夷臺作平地。
太子擇日正儲位,鐘離在宮齊國治。
|
|
鐘離春解釋: 《鐘離春·鐘離春》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名為鐘離春的人物形象,具有深深的白發、深邃的眼睛、凹陷的鼻子和嘴唇,皮膚如同炊煙,面容如塵。他手中拿著五色縫線,用它為君主補綴袞服,使其成為天文圖案。漸臺之君荒廢而自負,明天早晨,他的王宮已經變成了一片平地。太子選定了吉日正式接任王位,而鐘離春在宮中治理齊國。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鐘離春,白發深深,目凹鼻唇,
皮膚若煙,面如塵。
手中五色線,為君補袞成天文。
漸臺之君荒且忮,明朝夷臺作平地。
太子擇日正儲位,鐘離在宮齊國治。
這首詩以描寫鐘離春的形象為主線,通過對他容貌的描繪,展現了歲月的流轉和光陰的無情。白發、深目、凹鼻唇等形容詞形象地描繪了鐘離春年老的外貌。皮膚如煙,面如塵,表現了歲月的滄桑和世事的無常。而手中的五色線則象征著他為君主修補袞服,使君主的地位更加穩固,具備了天文圖案的壯麗。
詩中還描繪了漸臺之君,他荒廢國家、自負驕傲,但在明天的早晨,他的王宮卻已經變成一片平地,暗示了權力的易逝和世事的無常。最后,太子在吉日選定接位,而鐘離春仍在宮中治理齊國,反映了權力的傳承和國家的穩定。
整首詩以對人物形象的描寫為主線,通過對容貌的描繪和場景的轉換,表達了歲月更替、權力更迭和人事如夢的主題。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構建,詩人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無常,以及人們在光陰流轉中的堅持和執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