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宿瘤詞 / 作者:楊維楨 |
采桑女,項如罌,受教采桑,不受教觀大王。
大王聘之居中榜,舊衣不換新衣裳。
采桑女,項如罌,宮中掩口笑喤喤。
堯舜桀紂陳興亡,中宮笑口慚且惶。
服后服,正后宮;卑宮室,親蠶桑;減戈獵,斥優倡。
諸侯玉帛走東方,王上帝號聲煌煌
|
|
宿瘤詞解釋: 《宿瘤詞》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描述了一個采桑女的故事。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宿瘤詞
采桑女,項如罌,受教采桑,不受教觀大王。
大王聘之居中榜,舊衣不換新衣裳。
采桑女,項如罌,宮中掩口笑喤喤。
堯舜桀紂陳興亡,中宮笑口慚且惶。
服后服,正后宮;卑宮室,親蠶桑;減戈獵,斥優倡。
諸侯玉帛走東方,王上帝號聲煌煌。
譯文:
在這首詩中,描繪了一個采桑女的形象。她的項項如玉罌粟,她雖然接受過教育去采桑,卻不肯接受教育去侍奉大王。大王卻選中她來居住在中榜,但她仍穿著舊衣不換新衣。
采桑女,項如罌,她站在宮中,掩住嘴巴笑喤喤。這里引用了堯、舜、桀、紂、陳等歷史上的君王興亡,中宮的笑聲表達了她對這些君王的輕蔑與不屑。
她服侍了大王之后,進入了正式的后宮。她住在卑微的宮室里,親自養蠶采桑。她減少了戰爭與狩獵,拒絕了優游享樂的生活。
各個諸侯紛紛獻上玉帛,向東方走去,而大王則享有上帝的尊號,聲名輝煌。
詩意和賞析:
《宿瘤詞》以采桑女的形象,通過對比來表達對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的思考與諷刺。采桑女即使得到了大王的寵幸,也不為所動,堅守自己的尊嚴和獨立。她拒絕改變自己的服飾,不愿成為宮廷瑣事中的一個工具。
詩中引用了歷史上各位君王的興亡,將采桑女對中宮的嘲笑與輕蔑與君王們的輝煌相對照,強調了君王的權威與聲名是虛幻的,而真正的尊嚴和堅守則源于內心。
這首詩通過對采桑女的形象描寫,反映了作者對女性地位的關注和對封建制度的質疑。它表達了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以及對權威和權力的嘲諷。詩中的反諷和調侃以及對歷史的引用,使得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社會批判的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