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十二韻 / 作者:劉禹錫 |
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
盛筵陪玉鉉,通籍盡金閨。
波上神仙妓,岸傍桃李蹊。
水嬉如鷺振,歌響雜鶯啼。
歷覽風光好,沿洄意思迷。
棹歌能儷曲,墨客競分題。
翠幄連云起,香車向道齊。
人夸綾步障,馬惜錦障泥。
塵暗宮墻外,霞明苑樹西。
舟形隨鹢轉,橋影與虹低。
川色晴猶遠,烏聲暮欲棲。
唯馀踏青伴,待月魏王堤。
|
|
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十二韻解釋:
《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十二韻》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樂天、河南李尹、裴令公一起在洛水上舉行禊祭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三月三日與樂天及河南李尹奉陪裴令公泛洛禊飲…十二韻
洛水下修禊,眾賢勝會稽。盛宴陪玉鉉,通籍盡金閨。波上仙妓舞,岸邊桃李盈。水中嬉戲的人們像鷺鳥一樣婉轉,歌聲與黃鸝的啼鳴交織。欣賞美景,迷醉于沿途的風景。劃船的人們能夠即興演唱美妙的樂曲,文人們則競相寫下詩篇。翠綠的帳幕連綿起伏,香車們齊聚在道路上。人們夸贊著綾錦步障的華麗,但也遺憾馬匹沾染了泥濘。塵土飛揚,宮墻外面一片霞光璀璨,宮庭樹林在西邊清晰可見。船的形狀隨著白鷺的飛舞而轉動,橋的倒影與彩虹低垂。洛水的顏色依然清澈明亮,烏鴉的叫聲暗示夜幕將降臨。唯有踏青的伴侶們仍在等待著月亮,他們在魏王堤上。
這首詩以洛水上舉行的禊祭為背景,通過描繪洛水的美景和禊祭的盛況,展示了唐代春日的歡樂氛圍和文人雅士的游樂情趣。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描寫,如水上的神仙妓女、岸邊的桃李花、鷺鳥的振翅嬉戲、黃鸝的歌唱等,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春日的喜慶和活潑。
詩的意境流暢自然,通過描繪景物和人物的細節,給讀者帶來了一幅春日禊祭的生動畫面。同時,詩中也融入了文人雅士的情懷和才情,他們在船上即興演唱樂曲,競相寫下詩篇,展示了他們的藝術才華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情景交融,意境深遠,給人以愉悅的感受,展示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對自然景物的賞析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