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墦詞 / 作者:楊維楨 |
獬豸不擊邪,化為獸中狐。
屈軼不指佞,化作蒿中芻。
黃金軀,高蓋車,千夫百喏在一呼。
歸來牛馬驚里閭,低眉仰面承妻孥。
奉溲嘗惡卑自奴,墦間比來奴不如。
君不見衡陽有客方詫婦,須髯似戟稱人夫。
|
|
乞墦詞解釋: 《乞墦詞》是元代詩人楊維楨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獬豸不擊邪,化為獸中狐。
屈軼不指佞,化作蒿中芻。
黃金軀,高蓋車,千夫百喏在一呼。
歸來牛馬驚里閭,低眉仰面承妻孥。
奉溲嘗惡卑自奴,墦間比來奴不如。
君不見衡陽有客方詫婦,須髯似戟稱人夫。
詩意:
《乞墦詞》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思考。詩中通過獬豸和屈軼這兩個象征形象,抨擊了社會中的邪惡與無能,強調了高貴的品德和真正的價值應該受到尊重。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家庭的珍視,對社會等級和人際關系的諷刺,以及對自我價值的反思。
賞析:
《乞墦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對比,揭示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思考。獬豸和屈軼分別象征了高尚的品德和卑劣的行為,它們在詩中化作了平凡的動物形象,通過這種轉化,詩人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社會現象的批判。黃金軀和高蓋車象征著權勢和地位,而歸家后的牛馬驚嚇和低眉仰面的承妻孥則揭示了人們在家庭中的真實面貌和對家庭的珍視。奉溲和墦間則暗示了社會等級的固化和個人價值的被忽視。最后,詩人通過君不見衡陽有客方詫婦,須髯似戟稱人夫的描寫,以夸張的形象諷刺了社會中的虛偽和表面的尊重。
整首詩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社會現實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批判。它既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反思,也是對人性的思考和對個體價值的追求。通過這樣的描寫和寓言,詩人喚起了讀者對社會和個人的思考,引發了對真正的價值和道德觀念的思索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