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驪山曲 / 作者:楊維楨 |
驪山郁崔嵬,宮闕金銀開。
月生硔鵲觀,云繞鳳凰臺。
宮中紅妝子,調笑春風媒。
青鳥銜巾去,乳鹿巡花來。
天王太白次,倉玉金粟堆。
石馬動秋色,羌枝連暮枝。
只今瑤池水,八駿渴生埃。
|
|
驪山曲解釋: 《驪山曲》是元代楊維楨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驪山的美景和宮廷的盛況,展現了皇家權勢和華麗的宮廷生活。
詩意與賞析:
《驪山曲》以華麗的辭章和豐富的意象描繪了宮廷的壯麗景象。首先,詩人描述了驪山的雄偉壯麗,山勢峻峭,宮闕金銀閃耀,展現出皇家的威嚴與富貴。接著,詩人以月亮升起、云霧繚繞的形象,描繪了皇宮中硔鵲觀和鳳凰臺,增添了神秘和華美的氛圍。然后,詩人敘述了宮中美麗的紅妝子,各種嬉笑打鬧的場景,彰顯了宮廷生活的歡樂和輕松。接著,詩人用青鳥銜巾和乳鹿巡花的形象,表達了宮廷中人來人往、繁忙而熱鬧的景象。隨后,詩人以天王太白和倉玉金粟堆的描述,描繪了宮廷中豐富的財富和富裕的狀態。最后,詩人以石馬動秋色和羌枝連暮枝的描寫,表達了秋天的景色和宮廷中繁忙的場景。
整首詩詞通過對驪山和宮廷景象的描繪,展現了元代宮廷的繁榮和富麗堂皇的生活。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和豐富多彩的意象,將讀者帶入了宮廷的壯麗世界,感受到其中的繁華和喧囂。
這首詩詞以其華麗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宮廷生活的豪華和熱鬧,以及皇家權勢的顯赫。它通過細膩的描繪,讓讀者仿佛置身于宮廷的盛況之中,感受到皇家的繁榮和富貴,領略到宮廷生活的娛樂和歡樂。同時,詩詞中所展現的景象和意象也呼應了中國古代文化中對于宮廷的想象和理想化的表達。
總的來說,《驪山曲》通過鮮明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生動地展現了元代宮廷的盛況和繁華,讓讀者領略到皇家權勢和宮廷生活的奢華與熱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