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州李尚書知愚與元武昌有舊遠示二篇…繼和二首 / 作者:劉禹錫 |
如何贈琴日,已是絕弦時。
無復雙金報,空馀掛劍悲。
寶匣從此閑,朱弦誰復調。
只應隨玉樹,同向土中銷。
|
|
西州李尚書知愚與元武昌有舊遠示二篇…繼和二首解釋:
《西州李尚書知愚與元武昌有舊遠示二篇…繼和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如何贈琴日,已是絕弦時。
無復雙金報,空馀掛劍悲。
寶匣從此閑,朱弦誰復調。
只應隨玉樹,同向土中銷。
詩意:
這首詩是劉禹錫致敬西州李尚書與元武昌的舊友的作品。詩人表達了對友誼逝去和時光流轉的思考。詩中通過描述贈琴的場景,表達了時代變遷和人事易逝的感慨。琴弦已經停止了奏響,再也聽不到美妙的音樂了。曾經的友誼和忠誠已經消逝,留下的只有寂寞和悲傷。寶匣中的琴弦將會永遠閑置,再也沒有人彈奏了。詩人希望這些琴弦能夠隨著埋葬在地下的玉樹一同消逝。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劉禹錫對友誼和光陰流逝的深切思考。通過琴弦作為象征,詩人將友誼和音樂相聯系,抒發了對友誼逝去和時光不復的感傷之情。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辭手法,如“絕弦時”、“雙金報”、“掛劍悲”等,形象地描繪出了琴弦停止,友誼消逝的景象,增強了詩詞的表現力。最后兩句“只應隨玉樹,同向土中銷”,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終結和消失的寄托,使整首詩在情感上達到了深沉和悲涼的境界。
這首詩詞通過對琴弦和友誼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友誼逝去的思考和感慨。它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物事的變遷,以及對逝去時光和失去友誼的悲傷之情。劉禹錫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抒發了對友誼和歲月流逝的深切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