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常引 再用舊韻,寄紫清 / 作者:許有壬 |
詩成春草夢池塘。
相憶托玄香。
常記飲仙房。
笑一舉、曾蒙十觴。
百年行止,幾番離合,吾老且吾鄉。
聊與領群芳。
漸開到、江頭野棠。
|
|
太常引 再用舊韻,寄紫清解釋: 《太常引再用舊韻,寄紫清》是元代詩人許有壬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詩篇春草夢池塘。
相憶寄托于玄香。
常記那仙房之宴。
一笑之間,曾蒙十觴。
百年來往,幾番別離,
我已老去,我故鄉。
只能與群芳一起娛樂。
漸漸地開放,到江頭的野棠。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詩人通過描繪春草、夢池塘和野棠花,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故鄉的思念。詩中提到了仙房之宴,描述了詩人曾經享受過的快樂時光,而現在已經年老,回憶和離別都已成為過去。然而,盡管時光流轉,詩人仍然希望能與身邊的美好事物共度歡樂,與群芳一起領略江頭野棠花的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運用富有意境的詞語,如春草、夢池塘、玄香、仙房、十觴等,營造出一種濃厚的詩意氛圍。詩中的回憶和離合,以及對故鄉的眷戀,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轉,增添了詩歌的深度和內涵。最后,詩人以江頭野棠的形象作為結束,將讀者的想象引向自然美景,給人以一種悠遠而寧靜的感覺。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和故鄉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體現了對生命流轉和變遷的思考。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富有詩意的春天世界,引發人們對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