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 / 作者:劉禹錫 |
州遠雄無益,年高健亦衰。
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
蟬噪芳意盡,雁來愁望時。
商山紫芝客,應(yīng)不向秋悲。
|
|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解釋:
《秋日書懷寄白賓客》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州遠雄無益,年高健亦衰。
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
蟬噪芳意盡,雁來愁望時。
商山紫芝客,應(yīng)不向秋悲。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劉禹錫對秋日的感懷。詩人年事已高,身體逐漸衰弱,他認為身居偏遠之地對他的事業(yè)沒有什么幫助,而且年紀越大,身體也越發(fā)羸弱。盡管如此,他仍然在心情高漲時享受酒的歡愉,并且以自己上樓的體力感受到了年歲的衰退。蟬聲漸漸消失,花香也隨之減弱,而雁群歸來,讓他倍感憂愁。在這個秋天,他覺得商山上那位采摘紫芝草的客人應(yīng)該沒有他一樣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筆觸表達了詩人對秋日的感受和內(nèi)心的掙扎。詩中的"州遠雄無益"表達了詩人身處偏遠地方的無奈和不滿,同時也暗示了他對自己的事業(yè)前途的擔憂。"年高健亦衰"揭示了詩人年老體衰的現(xiàn)實,這種衰老感在人們的心中往往會引發(fā)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詩人在"興情逢酒在,筋力上樓知"中,以自己上樓時的體力感受來表達對年歲的感嘆,以及喜歡飲酒的愉悅心情。"蟬噪芳意盡,雁來愁望時"通過描寫蟬聲的消失和花香的減弱,以及雁群的歸來,傳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和憂傷。最后兩句"商山紫芝客,應(yīng)不向秋悲"表達了詩人的自我安慰,認為商山上的那位采摘紫芝的客人不會像他一樣感到悲傷,暗示了他對自己的心境的淡定和堅強。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秋日的景象和詩人的心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自身境遇的反思,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生命短暫和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首詩通過對秋天的細膩描摹,展現(xiàn)了對光陰的感慨和對生命的反思,具有深遠的哲理意味,引發(fā)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歲月的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