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中春末送杜錄事赴蘄州 / 作者:劉禹錫 |
樽前花下長相見,明日忽為千里人。
君過午橋回首望,洛城猶自有殘春。
|
|
洛中春末送杜錄事赴蘄州解釋:
詩詞:《洛中春末送杜錄事赴蘄州》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洛中春末送杜錄事赴蘄州,詩意是描寫離別之情和洛陽春天的景色。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樽前花下長相見,
明日忽為千里人。
君過午橋回首望,
洛城猶自有殘春。
中文譯文:
在花朵下的酒桌前,長時間地相互相見,
明天突然間成為千里之隔的人。
當(dāng)你經(jīng)過午橋回首望望,
洛陽城依然留有殘余的春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春天的離別景象。詩人劉禹錫以洛陽春天的景色為背景,表達(dá)了在春末送別杜錄事離開洛陽前往蘄州的情感。
首句“樽前花下長相見”,表現(xiàn)了離別前的聚會氛圍。人們在花朵下的酒桌前,長時間地相互相見,彼此交流和暢飲。
接下來的兩句“明日忽為千里人,君過午橋回首望”,揭示了離別的突然和遙遠(yuǎn)之處。詩人將明天的離別突然化作千里之隔,強(qiáng)調(diào)了離別的無法預(yù)知和無法改變的現(xiàn)實。
最后一句“洛城猶自有殘春”,表達(dá)了洛陽城仍然留有殘余的春意。洛陽作為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色和繁華的文化氛圍聞名。即使是在春末離別之際,洛陽仍然保留著一些春天的痕跡,寄托了詩人對離別前的美好回憶和留戀之情。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dá)了離別的情感和洛陽春天的景色。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的對比,詩人抒發(fā)了對離別的無奈和對故鄉(xiāng)的眷戀。詩中的洛陽春景更增添了一抹離別前的溫暖與美好,使整首詩顯得深情而又意境深遠(yuǎ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