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具茨諸山始達(dá)嵩少 / 作者:李廌 |
初踰千峰時(shí),千峰各呈秀。
抵茲嵩高前,始覺眾山陋。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四維既張弛,穹壤托高厚。
卿云冪上國,秀色連楚藪。
眾峰無聳峭,配此真培塿。
固將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出類復(fù)何言,聊貽澗濱叟。
|
|
過具茨諸山始達(dá)嵩少解釋: 《過具茨諸山始達(dá)嵩少》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踰千峰時(shí),千峰各呈秀。
初次攀登千峰之時(shí),每座山峰都顯得秀美。
抵茲嵩高前,始覺眾山陋。
抵達(dá)嵩山之前,才意識到其他山峰的矮小。
恃此一柱力,天地敢分剖。
依仗著嵩山的巍峨力量,我敢于將天地剖開。
四維既張弛,穹壤托高厚。
四方天地張開,支撐著高廣的穹頂和大地。
卿云冪上國,秀色連楚藪。
卿云籠罩著上國,美景延綿至楚國的藪林。
眾峰無聳峭,配此真培塿。
其他山峰不再高聳峭拔,只有嵩山與之相配。
固將倍十百,何止吞八九。
嵩山固然比其他山峰高出數(shù)倍,但絕不僅僅是吞噬八九座山峰。
余身一草木,乃欲擅去取。
我身如一顆草木,卻想獨(dú)占這片山峰。
出類復(fù)何言,聊貽澗濱叟。
嵩山的杰出無法言喻,只能把這份景色獻(xiàn)給澗邊的老人。
這首詩詞以描繪嵩山之行為主題,通過對嵩山與其他山峰的對比,表達(dá)了山勢高峻的壯麗和超越凡俗的意象。嵩山被描繪為一座巍峨雄偉的山峰,其他山峰在它面前顯得矮小,凸顯了嵩山的獨(dú)特性和壯美景色。詩人展示了對嵩山的景色的欣賞和對其雄偉力量的敬畏之情。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dá)了作者在嵩山面前的震撼和感嘆之情,展現(xiàn)了山水之美和自然景觀的壯麗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