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昆陽城 / 作者:李廌 |
昆陽城下黍苗稀,寂歷荒墟隱翠微。
遠想籠蛇方斗野,解驅虎豹使成圍。
烏知將擁河流斷,定喜能令屋瓦飛。
白水真人今物化,舂陵惟有荷鋤歸。
|
|
過昆陽城解釋: 《過昆陽城》是一首李廌創作的宋代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昆陽城下黍苗稀的景象,城市已經荒廢,綠意隱約可見。詩人以遠眺的方式,想象城下籠罩著蛇、野獸的圍困,卻有人能夠驅使虎豹,將它們圍住。這種景象使詩人感到困惑,他對于這個城市的歷史和現實狀態心生疑問。
詩中的昆陽城給人一種荒涼蕭瑟的感覺,城市的黍苗稀疏,暗示著昔日繁華的痕跡已經消逝。城市的荒廢與寂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得城市的綠意更加顯眼。詩人以遠眺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這個城市的思考,他想象著城下籠罩著蛇和野獸的圍困景象,但同時又有人能夠驅使虎豹,將它們圍住。這種景象似乎是城市的虛幻與現實的交織,給人以迷惑和疑惑之感。
詩中的"白水真人"是指道家的神仙,詩人將其置于現實世界,以此寄托對于城市復興的希望。"白水真人今物化"表明這個神仙已經現世,以實際的行動來拯救城市。而"舂陵惟有荷鋤歸"則表達了詩人對于普通人民的關注和關懷,他們是城市復興的力量所在。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荒廢的城市和詩人對于城市命運的思考。詩人以意象和象征的手法,通過描述城市的景象和城下的困境,表達了對于城市復興的希冀和對于普通人民的關懷。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喚起讀者對于城市興衰和人民命運的思考,體現了詩人對于現實的關注和對于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