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夕三首 / 作者:王镃 |
草蚊聲歇樹鳴螀,碧漢無人夜氣涼。
起向翠爐更宿炭,一絲沉水有殘香。
|
|
暑夕三首解釋: 《暑夕三首》是宋代詩人王镃的作品。這首詩以夏日夜晚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寂靜涼爽的夜晚景象。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暑夕三首》
草蚊聲歇樹鳴螀,
碧漢無人夜氣涼。
起向翠爐更宿炭,
一絲沉水有殘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夏夜的寧靜為背景,詩人通過描繪細微的景物和氛圍,表達了他對夜晚清涼和寧靜的感受。
詩的第一句描繪了夜晚的景象,暑夜中草蚊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樹上螀蟲的鳴叫聲。這里的草蚊和螀蟲是夜晚的常見昆蟲,它們的聲音交替出現(xiàn),凸顯了詩人對細微聲音的敏感。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為整首詩營造了寧靜的氛圍。
第二句描述了一個寂靜的夜晚,天空湛藍,沒有人類的繁忙和喧鬧,夜晚的氣溫也因此變得涼爽。這一景象進一步強調(diào)了夜晚的寧靜和涼爽,與炎熱的白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三句表達了詩人在室內(nèi)感受夜涼的情景。他起身朝向翠綠色的爐火,重新加炭,意味著他要繼續(xù)在這個涼爽的夜晚停留,享受寧靜和涼爽。這里的翠爐可能指的是一個裝飾華麗的火爐,也暗示了室內(nèi)環(huán)境的幽雅和靜謐。
最后一句描繪了一絲沉入水中的香氣。這句話可能是一個隱喻,意味著即使在夜晚的湖水中,仍然可以感受到白天的余韻。這種微妙的氣息和余香,給整個夜晚增添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美感。
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和意象,王镃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靜謐涼爽的夏夜,讓人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和美麗。整首詩通過對細節(jié)的把握,傳遞了一種對自然和寧靜的熱愛,以及對夏夜涼爽的向往。 |
|